今年傳統行業向互聯網+靠攏的戰隊中,最熱的就是物流行業了,而公路貨運作為物流的一個細分領域也是備受資本關注。不僅有傳統IDG、紅杉等風投大佬介入,也有BAT大鱷、世界500強企業身影,整個公路貨運O2O,正呈現出戰國之態、烽火之勢。
據之前億歐網的統計,目前市場上做公路貨運O2O的企業至少有200家,貨車幫、運滿滿、超級貨主、云鳥配送、一號貨車、貨拉拉、物流小秘……目前公路貨運O2O市場可謂最不缺的就是創業者,但是,大多都是同城物流玩家,干線物流領域目前都還沒出現一個全國性的平臺,而且隨著更多企業的加入,不少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陷入了以下幾個誤區。
誤區一: 創業隨大流 就地起家
目前市場上車貨匹配平臺的開發者,不僅有物流園區經營者、來自互聯網的跨界者,也有出身于快運公司的創業者,以及具有3PL基因的團隊。但是,貨運作為規范化程度較低的古老行業,互聯網人帶著資本突然降臨并不被大多傳統的物流人看好,因為如果不是對物流行業有著深刻理解,以及對熟悉互聯網的各種玩法,就地起家就想趕上公路貨運創業熱潮,失敗的概率是很高的。
只有將物流和互聯網結合的創業者以及創業團隊,才能把貨運O2O真正做起來,他們不光只搭建貨匹配的平臺,更重要能到互聯網的思維,用一種新的模式解決貨運市場用戶所需,不僅僅是找車、找貨,在這個過程兼顧降低配貨成本、提高配貨效率,實現信息實時對稱。這樣的開發者不多,阿里系創業者之一的運滿滿CEO張輝是其中一位,還有在海航有著多年物流管理經驗的超級貨主CEO王兢,當然還有貨車幫的CEO戴文建,這樣的創業者,在用互聯網+物流思維創業的同時,帶領背后的同樣具備互聯網思維的團隊把貨運O2O做的更出色!
誤區二:平臺靠地推 一味拼規模
地推團隊是隨著O2O興起的熱詞之一,很多創始人因為團購大戰見識了 “地推”的強悍威力,所以在隨后創業的過程中,非?粗氐赝茍F隊,但是,“地推”雖是一個競爭力,卻并不是護城河級的競爭力,而且規模巨大的地推團隊,也需要耗費企業更多更高的成本,地推規模大,平臺規模才能起來顯然是個誤區。
地推只是一個手段,能不能覆蓋全國性的市場才是核心所在。其實,有了貨車幫、運滿滿等比較早的市場玩家,公路貨運O2O市場已經經過前一輪教育,后起之秀只要找到市場入口,很容易切入。我們可以發現,前期進入市場的玩家,多采用了大規模地堆團隊打開局面的打法,而后期進入市場的玩家,則僅用小規模的精銳地推團隊就能拿下了市場。在這一方面,后入的玩家是有優勢的,這樣不僅大大的節約了成本,而且推廣速度更快。
誤區三:目光短淺且發展趨于同質化
目前公路貨運的創業圈,因為資本青睞投身進來的創業者并非少數,很多創業者認識到貨運市場的潛力,堅信找到了貨主和司機的剛需入口,所以認為車貨匹配的平臺一定能夠做起來,但是大多數創業者目光僅限于搭建平臺,看不到其中涉及到的誠信風險,而且在平臺發展缺乏核心競爭力,越來越同質化。
其實物流行業是一個具有規模效益的行業,不斷提高風險把控能力和不斷挖掘平臺自身的商業價值才能讓平臺規模更大、網絡更密。行業玩家也可以多借鑒以下幾家:貨車幫、運滿滿和超級貨主的做法。
貨車幫目前是與太平洋保險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推出移動端貨運險團購平臺,為平臺貨運提供擔保,并且為了避免同質化,貨車幫借助了阿里云大數據服務,希望能為平臺加碼。
而運滿滿和超級貨主兩家為了提高把控平臺誠信風險能力,都已經著手建立誠信體系,超級貨主目前不僅做到了前期平臺認證上的嚴格把關,而且為用戶搭建的基于發貨量、交易量、成交訂單等核心數據支撐的信用體系也將馬上跟上。記者還了解到,與超級貨主信用體系一環的金融服務也已經全面落地。
公路貨運行業里真正能夠看懂商機、把控風險,并能嘗試落地的o2o企業并不多。要想真正的成為兼備產品或服務價值,真正沉淀下來做事的企業,就必須規避行業大多數企業目前陷入的幾個誤區。 要記住,哪怕公路貨運O2O找到了風口,要想起飛,還需要自己搭建的堅實的翅膀。
本文來源為湖州德清廈美物流有限公司(http://www.672113.com),轉載請注明。我們是浙江湖州及德清地區較早從事物流貨運托運的正規的德清物流公司,德清調度可將大件、機械設備、轎車、布料等安全地德清托運到您的目的地,湖州物流貨運公司基地設有德清及湖州到北京、沈陽、臨沂、江蘇、石家莊、四川、山西、福建、廣州、深圳、云南、海南、重慶、天津、新疆、內蒙古、貴陽、安徽、西安等物流貨運專線的專業德清物流公司。